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统战部、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民宗委联合印发的《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的实施意见>具体措施》(襄统发〔2022〕8号)通知精神,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加强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的具体措施。
一、把握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充分认识我国辽阔的疆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正确把握和处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等。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三)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概括起来是“十二个必须”: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四)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牢牢把握新的历史方位,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主线,推进五项重点任务,即: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
(五)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的新要求。压实党委主体责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二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完善体制机制,成立由分管校领导牵头,统战部、组织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学工部、团委、教务处、科技处、保卫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议事协调、调度推进、跟踪督办等配套工作机制,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统筹领导。
二、突出教育培训的工作重点
(一)突出重点对象。以党员干部为重点,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综合采用自主学习与专题培训相结合、辅导宣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动态化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按照中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教学大纲要求,用好统一编写制作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国干部教育读本、教辅教材、通识课程和精品课程,科学设置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完整准确把握思想内涵,增强工作本领。发挥“关键少数”引领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广大师生,铸牢广大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二)落实教学安排。守好课堂主渠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不断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打好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动仗。引导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把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各门课程教学改革之中,增强教师课程思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专业、学院结对共建,开展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集体备课,分专业、分学科优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和素材供给;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竞赛、课程思政公开课等教学活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每一门课教学中。压实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职责,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增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效应,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形成同心同向的育人格局。
(三)建强师资队伍。注重从民族院校、省内重点高校从事民族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中聘请政治思想过硬、专业学养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授课;邀请熟悉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民族工作系统干部作辅导报告;建立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队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纳入师资培训专项计划,提高教师相关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
(四)丰富教学形式。定期开展读书研讨、宣传宣讲、专题党课、主题党日、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分享、民族团结文化节等活动,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开展与少数民族学生结对互学活动,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心灵深处;大力宣传“格桑花”精神,组织师生参观“格桑花之家”展厅,用“格桑花”赴藏支教、“雪莲花”赴疆支教等身边的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师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适时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征文比赛,进一步普及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和民族知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五)创新教学载体。一是用好相关研究成果。要主动加强与市委党校、市民宗委等单位沟通联系,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等相关学术成果的转化运用,汇编形成一批优秀研究成果。二是拓展一批现场教学点。利用襄阳市各地建立的主题鲜明、底蕴深厚、题材多元、富有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组织师生进行现场教学,深入挖掘楚文化、三国文化、汉水文化等历史文化中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提升教育质效。三是用好网络学习平台。运用“学习强国”襄阳学习平台、校园网站和移动APP等,开设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课程,丰富师生学习培训载体。
三、加强教育培训的组织领导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的重要举措,是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本领和能力的迫切需要,各二级党组织要从政治和大局着眼,深刻认识和加强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引导广大师生自觉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明确责任分工。党委组织部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相关理论指导、宣传阐释、舆论引导等工作。教务处要在课程、教材、师资等方面搞好统筹协调,推动教育课程落到实处。党委统战部要加强总体工作统筹,注意了解进展情况,协调推进工作落实。各二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三)强化保障措施。党委统战部要加大工作协调力度,研究解决师生教育培训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相关单位要抓好任务分解,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进度。要结合工作实际,确保教育培训工作有力开展。
(四)加强督导检查。要把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及中央、省委相关文件精神督导检查的重要方面。党委统战部要对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和实施效果,总结、宣传、推广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中的好经验好做法。